发信人: lifeisanart (then enjoy it), 信区: Immigration
标 题: EB1b 140 approved after RFE by 000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9 20:12:24 2013, 美东)
首先是感谢,谢谢大蜜在看完我的RFE和推荐信后给出的意见 (当时看的我汗颜,不过
也让我开始非常重视140申请);谢谢版上所有把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的同学,让摸不
着头脑的我有经验可借鉴,可以准备充分得应对IO;谢谢爸妈,当时有爸妈的陪伴,压
力缓解了很多。
2.19 RD
申请材料:3篇一作,1篇二作science,4次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的证明;Google scholar citation list (引用30+); 学校网站关于发表在science上
的work的报导;4封推荐信,都不是独立的(自己的老板,合作发文章的教授以及工作
中认识的加拿大教授);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上的小poster奖;无review。(超
弱,对吧。)
听说Eb1b要求不高, 就没当回事,而且觉得有award, 有媒体报道,还有篇 science,
这应该很容易过吧。律师还让我提供那期science journal, 说是这样会impress IO.
对律师是完全依赖,因为不重视,没有做调查研究,没有来版上看别人的经验,跟应差
一样就把材料交了。等了5个月,等来个RFE,RFE中没一项承认的,当时还跟律师抱怨
说,我交了一个first prize award证书, IO怎么都没看;我提交了citation list, 为
什么还说incomplete!
当时的心情应该和版上大多数收到RFE的同学心情一样吧。心里发慌,自信全无,尤其
紧张到底要找谁去写推荐信。开始天天逛immigration版,仔细看了大蜜的帖子,而且
大蜜很热心的说可以帮我看RFE letter并给建议,那个感动啊。
接下来的两个月,工作也不是很忙,全力收集资料,直到收集齐了推荐信,心才稍稍放
下些。每天看版上那些成功DIY的,心里只有无限的佩服和崇拜。版上大部分是EB1a,
各个条件都很好,动不动引用就上百,因此对自己的case非常缺乏自信。不过既然过了
,也说明了,EB1b确实要求不高,首先要有一定的资本,然后就主要看你如何组织材料
,找到各种证据来证明“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outstanding”。
1. 关于如何找推荐人,网上已经有很多帖子了,我也是参考了网上贴的模版,还是很
好用的,有回复的也有不理睬的。如果3天内没收到答复,基本就可以放弃了,如果不
甘心,可以再写第二封信询问。再不回,就真的没戏了。最后,找了一个牛人(给美国
政府,大公司做顾问;有幸在公司见过说过话);找了以色列一个教授(没见过,但是
和Phd老板熟,只是在email里提了老板的名字,人家就很爽快的答应了, 他的文章里引
用了我的文章,但只是index形式的);找了一国家实验室的staff scientist (大量
引用我文章的结果);找了法国一大公司的 engineer(Master degree, 用了我的技术
)。
2.关于如何写推荐信,这个最头疼。看了网上很多的模版,也没搞清到底怎样的才算好
的。以前的推荐信里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工作,IO的要求是“letters must provide as
much detail as possible about the beneficiary’s contribution and must
explain, in detail, how the contribution was ‘original’”。我一直为这个“
in detail”困惑。大蜜建议说IO不关心你做了什么,只关心你做的对别人有什么帮助
。可是不描述你做了什么,怎么简单说明你做的有什么用呢?描述你做什么应该详细到
怎样一个程度呢?也看了一下所谓牛律师写的推荐信,也是先好几个句子描述了申请人
的工作。不过最后,我推荐信的格式大概如下(除去开头和结尾的套话):
主要段落开头陈述“ XXX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
; 然后一两句话说“XXX discovered… by studying….”.接着说“her work is
crucial because…” 再接下去就举例说,谁用了我的试验结果和他的理论计算进行比
较,他的文章发表在哪里,这个杂志有多牛;大概举了2~3个例子。实在是引用太少,
再多也举不出来了。
3. 关于contribution, 列了三个成果,每个里面举了客观的事例来支持,参考了版上
EB1a DIY的PL. 事例有:谁用了我的试验结果做了理论计算,谁用了我的结果和他的
结果比较,有一个作者是美国的院士,简历附上(不过律师后来只是在footnote里提及
),他们的文章都发在多牛的杂志上;大公司邀请我去培训他们我开发的一项技术 (
附上email as evidence),以此来说明我的技术被工业界应用;发文章的杂志都是某专
业领域的top1~3, science的录取率是 8%之类的。把能挖掘的都挖出来了,也许正如
版上所说的,对于Eb1b,如果contribution能让IO信服的话,应该就能过吧。 而且所
有的这些事例都在推荐信里提及了。
4. 关于authorship, 油灯图也做了,是用google map做的,因为scopus的引用不全。
好在独立引用也就30,手动输入也还可以忍受,把引用文章里的所有作者的单位都列上
。也做了表格,列了IF 和Eigenfactor,这些都参考了版上EB1a DIY 的PL。版上总有
人问,说自制的油灯图会不会不让IO信服,其实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IO,我有
打印出来的citation list, 只是自己很努力的手动制作了个分布图,你会质疑它的真
实性么?当然,被RFE后,会步步小心,事后看来都是庸人自扰。
5. 所有材料整理好,连带自己写的response都发给律师。 律师再用他们的模版重新整
理,contribution基本上照搬我写的,但是把我列在 authorship里油灯图和citation
以及引用文章的杂志排名都放在了”published material” 里,还把我那个小poster
奖提出来算作major award. 我跟律师说了我的意见, 他也都采纳了,把小奖给删了
。 但是对于”published material”一项,我没有坚持我的意见,只是提供了几个做
法给律师参考。因为我看到版上说,如果是review paper 或book里引用了你的结果,
也可以放在这一项里claim。而且RFE里要求的是”published materials in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我纠结了一个星期,当决定要求律师不claim “
published material”一项,而都放在authorship里时,律师说已经file了,让我“
rest assured”. 心想,算了,过阵子开始准备noid好了。谁想到过了。早两天在查
H1B extension状态的时候,顺便查了140,惊讶的发现approve了,半天也没回过神来
,“that is it?” 不太相信,还以为输错了号码。直等到律师的确认信,才一块石
头落了地。
6. 回头想想,觉得大家一直说的”media report” 这词对于申请Eb1b的同学来说是很
有误导作用的,RFE里是这样说的:
for 1b:Published material in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written by others
about the beneficiary’s work in the academic field;
for 1a: Published material about the beneficiary in professional or
major trade publications or other major media. The materials much relate to
the beneficiary’s work in the field for which classification is sought.
由此可见对于published material一项 ,1b的要求要低,所以很多律师都会把
citation列在“published material”里去claim. 我之前担心这样会被“noid”, 看
来也是多余。
最后在啰嗦一下,一定要认真检查律师写的文件,我的律师回复很快,但质量不保证。
模版拿来就用,抬头写”premium processing”, 我问“你们要pp我的case么”;最后
一段,引用什么条款, 把我公司的名字都写成了另外一家公司的名字。其他还有很多
,我改了发过去,当天律师就发回来了,估计就是直接“accept all”。哎,谁的事情
谁着急,谁的事情谁得多上心,谁也甭指望。
万里长征终于走完艰辛的第一步,开始准备485了…
只想说:“ Every problem has its solution.”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FROM: 207.]
Saturday, October 19, 2013
EB1b 140 approved after RFE by 0002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