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dwestPstD (中西部博士后), 信区: Biology
标 题: 夏天回国的见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3 15:15:59 2014, 美东)
(和Sunnyday,也发一个夏天回国的见闻。)
回国见闻
九年没有回国了。九年中,女儿大学毕业工作了;儿子从K走进了高中;外甥大学毕业
工作了;侄子也开始了大学生活;视频时屏幕上的母亲越来越虚弱了,视力也越来越差
;而我头上的毛发也渐渐地稀少。。。
这是一次感恩之旅:九年前亲朋好友飞到长沙,赶到家乡看我,劝我回国,九年了该给
他们一个交代;这又是一个还愿之旅:终于可以了结我心中多年的一个愿望,把侄子大
学所需的全部费用转交给他;这更是一个儿子的寻根之旅:希望儿子从亲情中领会两种
文化的异同。。。
老妈没有足够的假期,她只能单飞;老爸假期多,就等一个合适儿子的时间;女儿的计
划难以捉摸;最后只能是儿子和老爸成行。
四个礼拜的时间,但算下来行程还是太紧:湖南老家陪奶奶一个礼拜,上海陪外公外婆
一个礼拜,长沙两天,张家界两天,深圳两天,广州两天,三亚两天。算错了地球两边
的时间差,到上海后只睡了几个小时,就匆匆踏上了去长沙的火车;而上海的风暴让我
们在厦门的旅馆里意外地度过了一个夜晚。
家乡的变化(1)
从县城回老屋,我选择了步行。儿子手里拿着新买的弹弓,一路追鸟射鸡鸭,仿佛回到
了老爸的童年;鸡鸣狗吠中时时传来悦耳的歌声,是鸟儿在歌唱。熟悉的路径,陌生的
建筑和面孔,和姐夫边走边聊,在不知不觉中走完了十几里地:高污染的代价也让农民
知道了环保的重要,绿化不再是选择,而是必须。鸟儿回来了,蛇虫回来了,山变青了
,水里也有鱼了。绿树环抱的农舍不再是低矮的茅屋,而是钢筋水泥砖头砌成的楼房。
虽然家畜家禽的废物还不经处理就排放到水沟里,树木的种类也单调了些,但和九年前
比,进步巨大。红瓦白墙的院子里点缀着绿色的果树,让人赏心悦目;只有水泥铺就的
院子和闪闪发亮的不锈钢院门让我有一点点失落。
到了弟弟家才发现不用井水,而是改用自来水了。高发的结石病,让农民知道了饮用水
质量的重要。也许自来水的质量不是很好,但统一的标准让饮用水有了基本的保障。冰
箱和空调虽然还是弟弟家的奢侈品,但至少说明农村的用电有了保证。看弟弟的菜园里
杂草丛生,姐夫拿起了锄头。弟弟说:你不用费劲,等我有空时喷点除草剂。我知道,
要农民真正懂得环保和健康还有很长的路。
妹妹妹夫忙工作,这次我们住进了大姐的新家。姐姐说,九年前你回来,我停了生意在
妹妹家给你作了两个礼拜的饭,但我当时多想有机会请你去我自己的家呀。可我没有!
这次你回来,我终于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了自己的家。
姐夫详细介绍了他们的九年奋斗:你走了之后一年,我和你姐就开始建房。我们自己的
钱不够,你寄来的几千块,我们自己还借了一些,建起了一幢三间的砖瓦房。漂亮舒适
,我们围着房子种了很多花草。你姐心满意足地说你再回来就可以接你来住了。可房子
离县城近,县城不断扩建,我们的房子也成了政府征收的对象。我虽只读了三年书,但
我自己拿着政府的征收条文一项一项的研究,和政府据理力争,终于用那三间瓦房换来
了三套两室两厅的政府拆迁房。一套给了孩子,我们自己两套,卖了一套去买社安保险
,再用我们这些年作生意挣来的十几万来装修一套房子,这就是你现在住的了。拿到你
的几千块钱建房子的时候,你姐和我就想好了,这钱是你给母亲的,只是暂时放我们手
里的。你没有机会看见那三间的砖瓦房了,但它成就了我们的今天。兄弟,我读了你给
妹妹的信,知道你最牵挂你大姐。今天可以告诉你,你不用担忧我们了。我们也算是进
城农民,有了社安保险,每个月我们两个人的保险金有一千两百左右,足够我们吃饭穿
衣了。我还有六亩承包地,现在还在和政府谈判征收的事宜。每亩地目前政府出价是三
万多一点。但我知道政府征收后卖出去的价格接近三十万,所以,我还在和政府谈判。
我们还作点生意,一年还有一万多的收入。我们的梦想是那天去美国看你。。。
留在老家的兄弟姐妹,只有弟弟还是农民。妹妹妹夫是民办老师转正,生活没有问题了
;大姐姐夫通过政府征收土地的方式进城,也享受城里人的低保待遇,现在到了退休年
龄,有了社安保险,生活也就安定了。作农民的弟弟的生活还是没有这些保障的:农村
老人目前只有每月60块的补贴。弟弟才四十多岁,身强力壮的年纪,没有太多的担忧。
在免除农业税后,承包的九亩地保证吃饱饭已不再是问题。农闲的时候,出门扛大包,
一天也能挣个百来块。他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了。但要富裕,纯粹作农民是不可能
的。和懂经济的朋友聊起了这个,他说:没错。从不征收农业税开始,农民的温饱基本
有了保障。但仅仅靠种庄稼是不可能富裕的。农民要富裕,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提
高劳动生产率,就得减少农业人口。三十年改革,中国的农业人口从占总人口的80%到
今天的48%左右,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中国的国情不能和靠休耕轮耕的美国比,只能和
人多地少同样靠种水稻的日本比。也许还要30年,当中国农业人口达到日本目前的13-
14%时,农民才有小康一说。一个思路在开始形成:有承包土地的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
式形成农庄,而工作可以自由选择。对土地依恋了几千年的农民,这一步会是真正观念
的转变。
母亲老了。病魔缠身多年,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只能靠我从美国寄回去的celebrex和其
它对抗炎症的药来减少病疼。看得出来,老人家好强和精明了一辈子,让子女在她生活
安排上常常很为难。老人家这次给我面子,同意去医院检查眼睛的问题,在我的说服下
终于同意对完全失明的那只眼睛动白内障手术。农村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在二十来种常见
病的治疗上是免费的。这次母亲也享受了免费手术(检查评估费用自己出),是湘雅医
院的专家到县城去作的,我还在等老人家视觉恢复的结果。
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还表现在农村人疾病的状况上。和九年前比,老家农村结石的病例
减少了不少,但糖尿病却成了高发病并且低龄化。乡里人也把糖尿病叫富贵病,是生活
水平的提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的结果。30年前引进可乐,到今天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高糖
饮料,我提醒亲友们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和平衡。而最令人心碎的是农村的自杀率,好
几个儿时的邻居选择了这条路。看来农村垂手可得的农药依然是农民解脱的最方便手段。
(二0一三年七月三日)
感恩之旅(2)
俺的人生路是幸运的,每每在关键的时刻有亲友帮助,渡过难关。所以,每次回国都是
感恩之旅。只可惜每次的行程都太紧,没能一个一个亲友道谢。这次和儿子回国,除了
看望老家的母亲和上海的岳父母,另一个重要安排就是去拜谢这些亲友。
又见长沙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每次来往家乡的必经之地,也是回乡途中被乡音环绕的第一站。九
年前回乡,老同学老朋友们从外地飞来长沙欢聚一起的情景总在脑海里回荡。这次到长
沙,老同学早安排了我和儿子的一切:坐落在岳麓山脚下的省政府招待所。老同学想得
周全,这里是政府招待外地客人的地方,所以口味齐全,让我们有时间适应家乡的剧辣。
正好是周末,我和儿子时差还没有调过来,就起过早床去爬岳麓山。沿着铺就的盘山路
走了不远,儿子在美国喜欢爬山涉水的本性就露出来了,父子俩离开人流,在树丛中抄
起了近路。半个小时就到了山顶,饱缆湘江秀色。儿子为那些买手工艺品的小摊吸引,
留恋其间,见什么买什么:好便宜哟,这个才十块钱,那个二十,换成美元才两三块呢。
等同学的电话打进来,我们已经开始下山了。在山下碰头后,朋友就带我们去参观正在
建设中的长沙休闲胜地桔子洲公园。和记忆中的桔子洲大不一样了,新打造的休闲公园
池塘连着池塘,果园接着果园,古色古香的建筑点缀其间;没有汽车的喇叭声,没有熙
熙攘攘的人群,仿佛走进了世外桃园。东面遥对着城市的高楼大厦,西面远托秀丽的岳
麓山,狭长的桔子洲四面为清澈的湘江水环绕,好一个休闲出处!和老同学感叹长沙30
年的变化,和我们头上的白发,再回首看老毛雕像边的“激扬文字”,多少叹息。
在老同学的陪伴下拜见了我读书时代给过关键帮助的两位表姨妈姨父。除了二姨父已经
作古,老人家们身体都还不错。大姨妈见了我就如同自己的儿子,拉着手问长问短。一
杯清茶,一个小时,追寻逝去的九年时光。推却了姨妈姨父准备的中午饭,答应在广州
让大姨妈的三女儿请客,就和姨妈姨父相约下次再见了。
(附老毛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
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家乡忙碌的一个礼拜
姐姐姐夫知道我们回乡,早就停了生意,招待我们父子俩。姐姐家俨然是我自己的家,
我不出门的日子,每天来客不断,姐夫负责食品的采购,姐姐打点厨房的一切,每顿饭
都是一大桌还坐不下,站的站,坐的坐。外甥们开玩笑说:舅舅你回来真好,我们可以
天天名正言顺地来蹭饭了。为了让我品尝家乡菜,亲人们早在冬天就开始准备了传统的
家乡菜--腊鱼腊肉甲鱼黄鳝等等。六月是家乡蔬菜的旺季,姐夫每天的采购都在翻新,
让我们父子俩有机会尝试家乡的各种时令果疏。妹妹在学校的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每
天下班后大包大包地往大姐家送。姐姐的厨艺完美地承接了母亲当年的风范,随便一样
普通的菜在她手下都会变成可口的佳肴。只有儿子不能欣赏姑姑烹调出来的传统美味--
太辣了!没关系,姑姑很快就琢磨出了他的爱好--鲜嫩的四季豆干煸一下;刚从姑姑菜
园里摘下来的长豇豆炒肉糜,多加一点盐味道更可口;嫩嫩的白菜苗(上海叫鸡毛菜)
要清炒;农村亲友刚送来的走地鸡煮汤味道不错;小鱼要油煎脆。。。
在家乡就是吃--拜访亲友是吃,和老同学聚会是吃,连在老家答谢早年帮助过父母的父
老乡亲还是吃。在一些亲友家来不及停下来吃上一顿,他们就把家养的走地鸡或鸡蛋直
接送到大姐家。老同学说某家餐馆的卤猪蹄不错,正中的家乡味,清早拉上我们父子俩
去品尝。。。
马不停蹄的常德
回国之前就想好了要见一个二十多年没见了的表舅。表舅是我高中最困难的时候所在高
中食堂的主管。那时家里穷得开不了锅的时候,常常没有饭票(菜少吃点没有问题,饭
可不能不吃)吃饭,舅舅在我打饭的时候,有也吃,没有也照样给,连食堂的其他职工
也因为舅舅的关系另眼相待。常常递一张四两的饭票,舅舅装着搞错了,换来九张四两
的饭票(饭票最高额是四斤)。九年前回国就想去看望舅舅,当面说声谢谢,可惜舅舅
作生意,远离家乡,去了海南三亚。这也是这次行程里安排三亚的一个重要原因。回国
听说舅舅定居在离老家不远的常德,马上计划了在去张家界的路上停靠常德。清早起床
,在姐夫和外甥的陪伴下,先赶到几十里外的姨妈家吃早饭。姨妈家正在大翻修,在餐
馆里准备了一桌丰盛而道地的家乡菜,儿子傻眼了,全辣的,弄得姨奶奶直道歉。早饭
后赶上去常德的汽车,舅舅带着大女儿早就等候在汽车站了--舅舅老了,头发全白了。
在舅舅家,和舅妈提起往事,舅舅和外甥的眼睛相对,都模糊了。
告别舅舅舅妈,就赶往高中同学安排的午宴。老同学是同村长大的,还通过弟弟弟妹的
关系攀上了亲戚呢。这些年下海把生意作大了,连常德市郊的旅游热点也被她和先生买
断了经营权。在她经营的旅游点游玩了半个小时,乘船领略了柳叶湖的秀美,感叹没有
时间停下来和儿子一起在家乡享受垂钓的乐趣,就匆匆赶往饭店。一起就餐的还有高中
的老校友们。怕我喝不习惯中国的白酒和餐馆供应的红酒有假,连进口红酒都是自带。
餐桌上提起旧事,再感叹老同学的勇气和天翻地覆的变化。老同学们生活都富裕了,孩
子出国就学也就水到渠成,孩子教育自然而然地成了我们聊天的主话题。混迹文学城子
女坛多年学来的美国教育知识也排上了用场。只是时间太匆忙,我们还得赶往张家界去
看望我一起长大的表兄。
雨中张家界
记忆里张家界离老家不远,途径的慈利石门在长辈们的谈说中都是高山峻岭穷山恶水的
地方,所以,从来没有到过。这次去看望表哥,也顺便让儿子领略一下中国河山的俊美
。表哥离开家乡,来张家界经营宾馆有几年了,知道我们到来,一切早安排好了。
和表哥坐在露天的餐桌旁,品着啤酒,吃着土家的美味:黄鼠狼肉还有记忆?腊鳝鱼煲
还能对付?一碟椒汁马齿苋也许能让你回味无穷。而儿子最搞笑的就是牢牢记住了牛鞭
的真实意思,每次点菜都开老爸的玩笑:“我爸爸最喜欢吃鸡肉牛鞭汤”了。
根据我们的行程,表哥安排了我们上天门山和黄龙洞。缆车省去了爬山的辛苦,而雨中
的天门山更是惊喜连连。随着缆车穿越一层层云雾,秀丽的山峰会突然在云层的间隙展
示在我们眼前,带来一片惊叹。云雾挡住了视野,正好让有恐高症的我在悬崖峭壁边的
栈道上行走自如。坐汽车从缆车的中途站到著名的天门,一路沿悬崖盘旋而上,惊险不
断。到了天门下却“望天无门”。爬上九百九十级台阶,来到天门中,抬头却看不到云
雾中“门框”的顶,一脚迈进了天门还不知身在天界。哎,正是:
肉眼凡胎臭皮囊,
身在天门问方向,
仙界不收盲眼客,
还下人间无事忙。
黄龙洞直到八十年代才被当地民兵发现,现在却成了热门的景点。洞外青山相对,洞内
钟乳群生。随着导游沿铺就的台阶拾级上下,走过一个又一个宽广的地下宫殿,再在地
下河流里乘渡船,体会到“阴间”也别有洞天,两个小时才走完全程。叹自然之美之神
奇,感为何没早来离老家就几个小时车程的人间仙境。
表哥说,退休了我们作伴来这里住?我在买另一个宾馆的经营权,准备在这里扎根。这
里山清水秀,没有多少工业和污染,你要有雅兴,还可以在吉首大学的张家界学院谋个
教书匠的职位,住城里也好,住山寨也行,反正旅游城市交通方便。是啊,美好的河山
太吸引人了。
走出黄龙洞,儿子又留恋在买纪念品的小摊贩间。老爸从书摊上抓起一本湘西名人沈从
文的文集,对照作者笔下的湘西,感叹湘西的变化。再过沅江大桥的时候,抬头远眺沅
江上下,再难也感受不到从文笔下的那份野性了。
秀丽的深圳
深圳的老友是中学的师兄弟,同一界,却从没有同班。82年他去了广州,我去了上海,
在长沙火车站分手。没想到当年在火车站一起碰到的他的中大校友,后来成了他的夫人
。大学毕业后,我南下广州教书,又和留校读研究生的老朋友玩到了一起,渡过了美好
的两年。九年前老友去长沙一聚,成就了我今天的答谢之旅。
高铁拉近了长沙和深圳的距离。中午还在长沙和老同学干杯,傍晚就到了深圳。老同学
早等在车站外:知道你中午被灌了不少酒,我也先喝了半斤,否则不公平不是?所以请
朋友开车来接你。晚上随你喝多少,反正你喝好就行。
老朋友抽空要把深圳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我们,开车陪我们父子俩游览了风景秀丽的南
奥半岛。这里依山傍海,空气清新。渔人码头,沿海的hike trail,相对低廉的房价都
是对我退休生活的诱惑。荔枝树下的农家餐馆,烟雨朦胧的海湾,你不动心回来?
打发儿子睡进了“七星级”的卧房后(宾馆的房间分两层,上面是卧室,下面是会客室
,儿子从来没见过,所以有“七星级”一说),老友和我躺在沙发上举行卧谈会:知道
你为什么不回来。我这不也是把孩子送出国么。但叶落总要归根地。我羡慕老友为兄弟
姐妹作了那么多,一个一个兄弟姐妹接出来,到深圳找到工作,有的甚至爬上了比老友
自己还好的位置。而远隔重洋的我为兄弟姐妹作的就有限多了。是啊,谁说了忠孝两全
太难,在兄弟姐妹和自己的孩子之间,取舍一样难。
在深圳,儿子填补了长沙的遗憾:长沙老友的女儿给儿子从北京带回来的北京烤鸭因时
间来不及,没有吃上。在深圳就随儿子点菜了。老友把广式的烧鹅当京式的烤鸭介绍给
儿子,却被儿子一眼识破:不对呀,北京烤鸭要切成一片一片的。这个不是呀。深圳的
饭菜不错,终于不用为无菜不辣的湖南饭菜犯愁了。而南粤多姿多彩的热代水果也让儿
子喜出望外。
故地重游--广州
应我的要求,广州我们住进了老朋友的家。朋友当年是广州海外科技人员交流的主管,
自然是九年前长沙老朋友聚会的成员。九年不见,老朋友已满头白发。我调侃:九年前
你就说了不能再升官了,现在怎么说?
老朋友和家人买下了一栋住宅楼的一个楼面,三个单元,每次吃饭热闹非凡。老朋友介
绍说,谁家先回来谁家做饭,大家聚一起吃,热闹而和谐,也多一份安全感。在老友和
太太的陪同下,我故地重游了五山地区和华南农业大学,企盼着在依稀的记忆中找出当
年居住过的“和尚楼”。近三十多年的人事沧桑,面目全非,老朋友调侃道:就没有从
空气里嗅出前女朋友的味道?
表姐的晚宴带来了大帮的老乡。有儿时的朋友,也有一村之隔的老乡。就是接待我们的
老朋友也和表姐认识,相互帮过忙。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聚会更亲近,这样的聚会只
能让旅美人士望太平洋而兴叹了。
热带风光--三亚
三亚的么舅是母亲叔叔的小儿子,年龄比我还小呢。我们还一起读书同年高考。这个叔
外公是当年县城和平解放时迎接解放军进城的旧政府代表,可惜没捞到该得的奖励,还
被打成了坏分子,一辈子在共产党的监管下劳动改造。家产被没收,一直到八十年代才
平凡,讨回祖产。正因为一辈子的磨难,老人家对我们这些乡下晚辈特别亲热,而么舅
自然是难得到外甥们的尊敬的:么老倌,郭老么倒是外甥们最常用的称呼了。么舅自然
没有舅舅的样子,和外甥们打闹起来也从不顾身份的。
么舅闯海南有些时日了,生意也作得很大,十分忙碌。上次回乡,没来得及到海南,只
能电话问候。这次和么舅约好了,带儿子去三亚看看年青的舅爷爷。知道我们晚上的飞
机,么舅搁下了海口的招标计划,飞车到三亚机场等待我们。见面就给儿子来个自我介
绍:I am your grandpa, do you know that? 唬得儿子一脸的彷徨。
天涯海角留下了我们父子俩的身影。Scuba diving让恐水的儿子心惊肉跳;三亚的海滩
细细的沙子,蓝蓝的海水让我们驻足。热带傍晚的夜生活更是令人流连忘返:么舅吆喝
起一帮外甥侄子到小河边的露天酒巴给我接风。伴着现场表演的美国乡村歌曲,椰子树
下的桌子上,情侣们在窃窃私语着,三五成群的在喧闹着。一桶生啤酒,几碟小菜,多
年不见的表兄弟们和么老倌在婆娑的椰子树下拉起了家常。。。
离三亚一个小时的车程,么舅带我们去他买下25年经营权的农场参观。几百亩的果园,
正是龙眼成熟的季节,我们在农场场长的带领下品尝不同风格的龙眼,从半生的到熟透
了得,从肉多汁多的到味道浓悠沁人心脾的。我和么舅开玩笑:可惜你外甥媳妇没来。
她要来了,会搬把椅子坐树下吃上一整天。荔枝和龙眼是她的最爱。么舅说:那太好了
,下次你带她来吧。我正计划在这里建一幢别墅等退休了住,你们来了正好给我和舅妈
作伴呢。吃够没有?还带上一箱到上海慢慢品。
第二故乡--上海
三亚到上海的飞机因大雨没有按预期降落,而是掉头去了厦门,让在机场等待的亲友扑
了个空。在厦门的旅馆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下午才迟迟抵达上海。虽然在上海求学近十
年,日新月异的上海已经找不出多少记忆了。在儿子的舅舅舅妈安排下,我们父子俩坐
游轮游览了夜色中的浦江外滩,又在外侄女的安排下重回母校。外侄女和我是校友,今
年毕业,这次以校友的身份陪我这个姑父重返校园。三十年的变迁,在侄女的指点下,
依稀还能认出往日的宿舍和教学楼。而在大学的食堂就餐,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大学时
代。
周游了一圈,儿子累了,外婆取消了许多不必要的安排和聚会,只让我和几个在美国见
过面的朋友在上海碰碰头,再陪儿子去上海的豫园逛逛小商品市场,品尝上海的美味。
儿子留恋在小商品市场中淘宝,把学过珠宝鉴定的表姐的警告当作耳旁风,捡便宜的大
买特买:这个要送同学,那个要送朋友。这多便宜呀。神奇的1:6让他感觉自己是富豪
,而亲友塞给他的红包成了他取之不尽的钱包。
(二0一三年七月三日)
还愿之旅(3)
农村孩子过去能走出农村的唯一途径是读书,现在虽有改观,但读书依然是最旱涝保收
的方式。农村走出来的我最了解这一点。父母亲有我走出来的经历,也最理解和支持这
一点。我每年寄给父母的钱,他们都会省吃俭用,留下来一部分给孙辈读书。所以,支
持一个孩子读书,走出农村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这次回乡探亲,就成了我的还愿之旅。
从我有能力在支持父母生活之外还能支持晚辈读书起,大姐的两个孩子就已经成家,妹
妹的条件相对好一些,不需要我太多的帮助,支持农村弟弟的儿子读书就成了我的主要
负担。农村虽然有九年的义务教育体制,但初中就要住宿所带来的生活费对普通农民来
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高中在义务教育之外,负担就更沉重了。
从侄子出生开始,我就承诺了他的教育费用。每年寄回老家的钱都有专门部分是指定给
他的。怕弟弟弟妹把这些钱移作它用,妹妹和母亲商量了,用不完的钱都放进一个专用
的银行账户。母亲一直担心我自己有两个孩子的负担,我给她养老的钱,她也会一块一
块地省下来,放到一边,以便不时之需。整整六年,在支持侄子去年上完高中后,我和
妹妹在电话里整理了账户上的剩余数字,开始为侄子的大学费用作最后的冲刺。
这次回乡,带出了侄子大学所需费用的全部余额。儿子看到老爸手里大叠的人民币,惊
奇地问老爸钱是干什么的。老爸解释给他听,让他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有他那么幸
运。这些钱,在弟弟弟妹和侄子面前当面移交,终于了却了我一个多年的心愿。我给妹
妹说:终于还了我的一个心愿,从此海阔天空了。
在子女坛多年,常为网友坚果等人帮助农村孩子的义举所感动,但从没捐助过一分钱。
我想从今以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会为OCEF尽微薄之力的。在这里再为坚果等网友
喝一声彩!
(二0一三年七月三日)
儿子的寻根之旅(4)
早和儿子商量好了,下个学年是他学生生涯的一个新起点,以后学习会比以前紧张得多
。今年的夏天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一起回中国,寻亲访友,体会中国亲友的热情真
诚;给爷爷磕个头,送点ghost money;去张家界看看老爸美丽的故乡。。。
九年前的旅行在他的小脑瓜里多少还留下了一点记忆:小脚卡在外公自行车上留下的伤
虽然好了,可皮肤损伤导致的过敏还一直在;乡下牵着巨大的水牛让他感觉到自己的“
高大”;而小摊贩上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是他带回来送朋友的好东西。老爸承诺了吃
穿住的全部开销,他只要负责自己的礼品开销。趁姐姐不在家,溜进姐姐的房间找出姐
姐上次没用完的人民币,又把自己打工挣的钱数了几遍,交给老爸80块,准备换人民币
用的。一切准备就绪,和老妈说声再见,父子俩就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飞机抵达上海,在海关儿子的一声“谢谢阿姨”换来了海关工作人员灿烂的笑容。出了
海关,在等舅舅舅妈时儿子冲进了机场的小店,把物品的价格仔细研究了一番,告诉老
爸价格不错啦,一包零食也就6-10块钱,不算贵,和美国差不多。经过外币兑换的窗口
,儿子一看一百美金可换五百九十七块人民币,马上就想换。老爸说等等,外婆在外面
银行换可能能拿到六百以上呢,儿子才打消了换的念头。出了机场,坐进舅舅舅妈的车
,舅舅递给儿子一个两千块的红包,让他自己花,拿着崭新的人民币,儿子喜上眉梢,
连谢谢都忘了说。
老爸想好了,坐火车去湖南吧,让儿子有机会品尝一路不同车站上的小食品。等上了车
才发现动车每个车站停留时间才两分钟,根本来不及买,而有小食品摊位的车站也基本
没有了。只好让儿子自己去餐车买吃的,看他能不能应付简单的中文对话,居然也拎回
来一盒饭,老爸笑说他一个人在中国,有钱在身上大概不会挨饿了。
下了火车,随人流出站,儿子笑起来了:爹地,在上海我还感觉到90%的人比我高。到
了这里,我发现比我矮的人至少有一半了。老爸会心一笑:到底是湖南人的基因啊,只
有到了湖南才能找到这感觉。
到了乡下,儿子就可以撒野了。拿着弹弓,满地的小石子可以当子弹,和两个大哥哥玩
得不亦乐乎。打了一天的鸟,追了十几里路的鸡鸭,回头问儿子,打中了一个没有。大
哥哥说:没有。老爸把弹弓接过来一看,天,弹弓倒是伤痕累累。儿子三分之一的子弹
都没有射出去呢。哈哈,老爸来试一下身手,十米外的荷叶,老爸还能在上面穿个洞么。
表姐们买回来老爸小时候玩的陀螺,儿子看着就傻眼了。“来,老爸教你!”鞭子在陀
螺上绕上几圈,左手拿着陀螺,右手握着鞭子,对着姑姑光滑的地板上,使劲把鞭子一
抽,陀螺在地板上就转开了。老爸时不时在陀螺上抽上几鞭,陀螺就转过不停了。看得
儿子目瞪口呆,自己试了又试,不是陀螺飞到老远转不起来,就是直接掉地上。好不容
易等老爸帮他转起来了,他那个挥鞭的姿势把满房子的人吓得躲都来不及。不错不错,
带回美国去又可以多了一个玩具。
在表兄表姐的“把奶奶的钱全赢过来”的助威声里,儿子和长辈们搓起了麻将。输了?
没关系,算姑父的;赢了?算你自己的。记住了老爸的话,在乡下无论谁给红包都不能
收的,儿子谢绝了长辈们递过来的见面礼,但最后还是在自己的行李箱里发现了几个红
包,连谁给的也没完全弄清楚。
湖南的菜辣呀。姑姑想着法子烧不用加辣椒的菜。端上来的美味,不是太辣,就是环保
意思很强的儿子拒绝吃。和儿子早就沟通好了,他有权利决定自己不吃的菜,入乡随俗
只合适老爸。儿子在美国的朋友里也有一大帮印度韩国裔的,所以思想上也早有准备。
为了让儿子吃饱吃好,时不时姑父表姐们会带他出门找点美国口味的餐馆。后来发现湖
南的麦当劳也一样辣,只有
KFC还算没有太湖南化。姑姑说:不错了,比起姐姐上次回去,连锅都是新买的比,他
还算能碰点辣的。
姐姐上次回乡的笑话让亲友们记忆犹新:姑姑们手工作的拖鞋,问女儿要多少。女儿说
:都要!等要走了,才发现自己的包根本装不了,留下了一句:等我老爸来的时候再拿
。这次老爸回去,二十几双拖鞋全打包寄上海:都是你女儿说了的。这次儿子又成了亲
友们调侃的对象,拿出许多不同的东西,问他要把什么带回美国去。同样爹娘生的,儿
子女儿一模一样的回答 “都要”!
在老家,儿子留下了“小气”的美名。要走了,从姑姑家到车站,叫了一辆出租车。人
太多,表姐骑着摩托车,问儿子要不要坐。儿子高兴地上去了。表姐回头说:你得付我
两块钱呢。儿子一听,从车上跳下来,一连几个“No,No,No",让送行的亲友笑翻了。表
姐说:我还没说美金呢,哼,这么小气!
儿子的寻根之旅,收获最多的是红包。到了上海,清点出七千多人民币。他说:“爹地
,这都是我的钱。他们是给我的,不是给你的。所以,你可以用,但都要还我哟。”
回美国父子俩一算帐,扣除儿子自己的开销,老爸还欠了儿子一千多美金呢。
回头问儿子,中国哪里最好玩-张家界;什么最好吃--生煎馒头。嗯,还记住了一点东
西,也算不虚此行。
(二0一三年七月十日)
--
※ 来源:·WWW 未名空间站 海外: mitbbs.com 中国: mitbbs.cn·[FROM: 130.]
Tuesday, January 14, 2014
夏天回国的见闻。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