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中石油高层副总工反击柴静 称其脑力不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3 20:13:25 2015, 美东)
大家好!我叫万战翔,现在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与标准管理部副总工程师。看了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着实让我难以再沉默下去。今天决定借这个平台发表我对柴静女士纪录片的一些看法。此看法仅代表我个人言行,与中石油无关!
柴静近日关于雾霾的片子出发点是好的,热心是好的。不管她被人质疑其真实动机和背后的背景,单就这个片子讲,大部分内容还是靠谱的。但她真的不是内行专家,一知半解,尽情发挥。是属于“外行看热闹”、说热闹的。我以一个石油行业标准化专家的身份纠正她片子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1.片子虽然提出了烧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两个原因,但回避了哪个是主次轻重,让人误以为烧煤和尾气对雾霾的“贡献率”是同样的!其实从雾霾最严重的整个华北地区来讲,烧煤才是罪魁祸首!她自己也承认世界各国烧煤,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她也提到,东京的车比北京多,可是没有雾霾。北京的油几年前就达到“京五标准”了,与欧洲、日本同等水平。所以说华北的雾霾不该算在尾气头上!政府不该避重就轻一直想用行车限号来展现所谓的治理雾霾的“行政作为”。她为什么不说明白这些呢??
2.她说我国的油品标准不是政府制定的,是油企制定的。她说错了!其实北京的京五标准是北京环保局制定的,国五标准是国家标准委制定的。几次重要的技术指标讨论和审定会议甚至都是国标委副主任亲自主持会议亲自拍板(我是参会见证人)。她花费百万元调研拍片,怎么这些基础的事实都没搞清楚呢??
3.她说应该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多开发天然气使用天然气,说由于只有几大油企垄断经营,我国的天然气只开采了20%多,而不像美国那样有几千家油企。其实她根本不懂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是一个阶梯进行可持续开采的科学道理和技术,也不了解中石油为了加大国内天然气供应,投资建设了“四大战略通道”努力进口天然气,即使进口气价格远高于国内销售价格造成进口越多亏损越严重的局面,但中石油为了保证清洁能源的供应仍义无反顾!!试想,如果真像柴静说的那样开放几千家私营企业开采销售油气,必会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充斥,他们的加油站你敢进去加油吗??军队的坦克飞机军舰敢用吗??
4.她说中石油中石化是副部级单位,国家发改委不敢过问生产油品的成本。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纯属其炒作和制造轰动效应的职业习惯在发挥泛滥!中石油中石化财务部门每每都是在发改委的要求下详细报告经巨量核算的成本财务报告。怎么在她的眼里,中国的央企都成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流氓无赖了?难道他们央视就是这样对待广电总局的吗?
5.她这个片子本意是暴露问题,寻找解决之道,可她自己又转圈否定自己。她说到炼钢烧煤是华北雾霾主因,应该遏制。可她又说这些产生雾霾的企业解决了10万人的就业,无法取缔,好像是在替政府求情解围。也许是她脑力不够,也许是她知识不够,也许是她思想不够,反正并无什么真知灼见,其实都是几十年前欧美国家成功治理污染的现成理念和方法。但还是很欣赏她的出发点和满腔激情的。片子中还有不少张冠李戴的小儿科错误,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对错七三开吧。
其实一句话就可概括中国雾霾之殇: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但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责任在政府!!!世界各国治理雾霾的成功之路也证明,责任在政府!!!
终于有中石油的人来和柴静谈谈石油的事了!
柴静女士,你好!
我是中石油一名从事环保工作的员工。
最近认真的看了一遍“穹顶之下”,虽然我很低调,但是还是想和你谈谈一些石油的事!毕竟我在这个现在似乎已经成了众矢之的的企业从 事环保工作,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赞扬的话已太多,不必赘述;质疑的声音也不少。应该说不管对这个片子本身的评价如何,你是做了件好事,只要能推动人们环 保意识的提高,哪怕能劝阻一些人少扔点儿烟头也是有意义的。对于一件事情本身的评价,就事论事就好,也不必有诛心之论。
从环保宣传的角度来说,这部片子是成功的,女性、母亲加文艺青年和知名记者的多重视角,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但是客观的说,从纪录片本身的水平而言,这部片子并没有给出超出我认识水平的内容。关于雾霾,或者说环境问题的宏观原因也 就没有太多可争论的,但是片子的一些刻意的导向我并不认可,先说其中一点。
纪录片举伦敦的例子,认为天然气替代煤炭是伦敦雾霾治理成功的关键,这个当然很容易理解,然而话锋一转,以美国有700多家油 气开采公司作为对比,将中国天然气缺乏归咎于中石油的垄断。这个结论出现在严肃的纪录片里,未免太过肤浅。美国的数据我一 定花时间求证一下,我们一般的了解美国也就是埃克森和雪弗龙、康菲几家大石油公司,不知道其他的700多家产量占比有多大。
并不是说我在中石油工作,就一定为中石油说话。纪录片将矛头引向中石油、中石化,固然迎合了一般民众的心理,但就事论事的 说,如果真的按照纪录片的潜台词,彻底放开油气生产行业,那绝对是中国环境不可承受之重。证据根本不用再找,纪录片大力批 判的煤炭和钢铁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山西的煤炭行业过去全面放开,民资引入可谓彻底,结果呢?矿难几乎成了中国政府的耻辱 ,在安全掩盖下的环境问题更加触目惊心。最近几年,煤炭行业全面整顿,国企收购小煤矿,才有所好转。有哪个煤炭企业的环保 做的比神华这样的央企好?钢铁又是一例,纪录片中的环保官员也承认,河北的钢铁产业已经大到了关闭不了的地步,那些关闭不 了又污染严重的钢企都是民营企业,你也可以去做个调查,对比一下宝钢这样的央企做的如何?
大气污染只不过因为老百姓感受比较直观,所以共鸣最强,但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容易治理的,比如apec蓝,关停华北地区的企业, 一个月就见成效。而采油采气的环保问题搞不好就是地下水、土壤的全面污染,且容易掩盖,但是治理起来,可就不是关停企业一 两个月能解决得了。美国为治理土壤污染,建立1000多亿美元的超级基金,现在也承认失败了。并不是说中石油、中石化的环保就 做的有多好,你可以指责国企有腐败、效率低下的问题,然而央企还决不至于为了钱丧心病狂,但是那些私营的油老板、气老板真 能,煤老板的示范就在不远,陕北地区就有不少私营老板在开采石油,有心的人可以去调研一下。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我也不认为靠加强监管就可以了。
总体上我自认为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也不能迷信。全世界的石油行业都是垄断的,主要的石油公司不超过10家 ,这是行业性质决定的。煤炭行业教训不远,如果决策者真的在这种所谓民意的裹挟之下,全面放开油气开采,任谁都能在中国找 块地打几个眼,看看有没有石油天然气,那才真的是环境的灾难。
--
※ 修改:·Cnews 于 Mar 3 20:13:42 2015 修改本文·[FROM: 10.]
※ 来源:·BBS 未名空间站 网址:mitbbs.com 移动:在应用商店搜索未名空间·[FROM: 10.]
Wednesday, March 4, 2015
中石油高层副总工反击柴静 称其脑力不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